找到相关内容366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重庆佛学院2007年招生简章

    二年制)30名;本科(二年制)30名。 2、 女众 预科(二年制)30名;本科(二年制)30名。 四、 课程设置 1、 预科班:《百法明门论》、《大乘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戒律学纲要》、《沙弥律仪》、《佛学概论》、《佛遗教三经》、《法句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印度佛教史》、《中国佛教史》、《净土史略》、《宗教法规》、《大学语文》、《写作》、《中国通史》、《...

    佚名

    |重庆佛学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1330007464.html
  • 万法唯识(心)

    老师教会更好,否则也可以看一些比较浅白的书,如金明长老著的《唯识方便谈》或《唯识三字经》。过后可看《百法名门论讲解》、《唯识二十》和《唯识三十》。在《百法名门论》里,无著菩萨把世间一切以一百个名相...大乘有华严天台、密、净宗、律、禅、三论、唯识;小乘有俱舍和成实)。   在十个宗派里,其中以唯识(法相宗)的理论最为复杂和难懂。唯识学是佛教的心理学,以繁多的名相,来解释我人心理的活动与宇宙的现象。 ...

    扬子佑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7581025343.html
  • 慈氏学

    》《六门教授习定颂》《金刚经般若论》《顺中论义》   世亲菩萨著述:《唯识三十》《唯识二十论》《摄大乘论释》《大乘五蕴论》《百法明门论》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《止观门论颂》《佛性论》《十地经论》《佛地...慈氏学简介  “慈氏学”即印度大乘瑜伽行派,包括唯识学、三性学和般若学三部分。   慈氏菩萨是未来佛,现居兜率内院为一生补处菩萨。西元五世纪经无著菩萨上天请教,为人间留下了五个和一百卷大论(《瑜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043055.html
  • 玄奘大师的弟子

    佛教经纶,25岁时参与玄奘译事,有“百部疏主”之称。精通佛家逻辑“因明”学,其《因明大疏》为研究“因明”学的基本著作。   他根据印度《唯识三十》十家之一的护法观点为主,糅译其余九家,著十卷本《成唯识论》,作《成唯识论述证》20卷和《成认识论掌中枢要》4卷,加以注释和发挥。所撰《成唯识论述记》,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圭臬。[1]   窥基组织师说,广制诸疏,加以发扬,对于法相唯识之学,尤其精辟独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949766.html
  • 文雅圆测《成唯识论疏》研究

    三十》所作注释的基础上,以护法论师之说为中心,糅合了其他九位论师的解说翻译而成的文本。  提到新译论述《成唯识论》,就不能不提及另一本主要论述——《瑜伽师地论》。这一论述吸收了唯识学疏之经典《...一样,《成唯识论》也是由序分、敬宗分、流通分等体系构成,由此推测,文雅的《成唯识论疏》在编裁上应与《成唯识论》保持相应体例。原因在于,《成唯识论》是依照世亲《唯识三十》各偈颂加以注释而成。文雅的《...

    (韩国)高荣燮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1261152.html
  •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——梁漱溟佛学思想的特点及现代意义

    佛学思想究竟有什么特点呢?  (一)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  梁漱溟研究佛学最深的体悟恐怕在于:生命的意义在创造。  梁氏专注于佛学研究时,正当唯识宗从日本重新传回一批经典,因而在中国国内研究唯识学成为一种时尚之时。照《唯识三十》的解释,在八识之中,最难于体悟的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,其中特别是阿赖耶识,既是能藏,又是所藏,它藏有一切事物的种子。由此推论:一切耳目所见的东西都虚幻不实,唯有人的“识”为真实...

    张文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1061488.html
  • 居士之家——上海佛教居士林简介

    顾兴根、黄维楚居士等讲解『宝王论』、『四十二章经』、『唯识三十』、『六租坛经』。每学完一门课程,学员们进行小结,以墙报形式公布。该班现有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四十人,他(地)们求知欲旺盛发心学习和实践佛法...

    申宝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666300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

    经》的一个子,《阿毗达磨大乘经》的一个子,《楞伽经》和《大乘密严经》)、慈氏五和《瑜伽师地论》(也就是《十七地论》)。唯识学之源就是《显场圣教论》、《总摄大乘纲领论》、《杂集论》、《唯识三十》、《唯识二十》、《唯识二十论》和《十地经论》。其中以《总摄大乘纲领论》、《三十》、《二十》和《二十论》为主。(以藏译本为依据,除补充未有汉译的部分外,已有汉译的有些也可能需要重译。)  第三节: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569066.html
  • 万法唯识(心)

    教会更好,否则也可以看一些比较浅白的书,如金明长老著的《唯识方便谈》或《唯识三字经》。过后可看《百法名门论讲解》、《唯识二十》和《唯识三十》。在《百法名门论》里,无著菩萨把世间一切以一百个名相,以...就把佛教分为十个宗派(大乘有华严天台、密、净宗、律、禅、三论、唯识;小乘有俱舍和成实)。  在十个宗派里,其中以唯识(法相宗)的理论最为复杂和难懂。唯识学是佛教的心理学,以繁多的名相,来解释我人心理的...

    扬子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270509.html
  • 漫谈“自性”

    圆成实性。“三性” 是唯识家对一切法的本质及状态所作的归类性的说明。其具体内容据《唯识三十》中说:“由彼彼遍计,遍计种种物,此遍计所执,自性无所有。依他起自性,分别...曰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、依他、圆成都未提及,可见是有的。   对三性有无作进一步说明的是三无性。《唯识三十》继三性之后曰:“即依此三性,立彼三无性,故佛密意说,一切法无性。初即相无性,次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5139786.html